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中国 >河南 >河南特产
河南特产

河南特产

河南曾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长达5000年之久,是中国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三商文化、武术文化、圣贤文化、宛商文化等源远流长。河南省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等景点世界闻名。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开封、洛阳、新乡是河南省的旅游热门城市,如果是4月份到河南旅行,一定不要错过洛阳牡丹,历来就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说法。

河南特产大全

卢氏野生猴头
卢氏野生猴头
  • 猴头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形似猴头,体外绒毛的形状和颜色又极象猴头而得名。猴头常在7、8月份寄生在麻栎、栓皮栎、青刚栎等栎类树木的干枯树桩或活树的干枯部分,卢氏栎类林木资源丰富,适合猴头和生长繁衍
  • 卢氏鹿茸
    卢氏鹿茸
  • 鹿茸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状如扫帚或珊瑚(学名珊瑚菌),又象幼小的鹿角,故名。鹿茸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经烹调后,脆松适度,味道可口。如配上猪、鸡肉共炒,则食味更加鲜美
  • 烙花筷子
    烙花筷子
  • 卢氏冬青木烙花筷子,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是卢氏传统的名牌工艺品,烙花筷子系选用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四季长青的冬青木为原料精制而成。其木质坚硬、细腻、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似牙骨粹黄,气味清香。制成后又在长10厘米、宽5毫米的方头筷面上,用手工烙绘出画面,栩栩如生,各具神态,浓淡相宜,层次清晰,既可做餐具,也可供欣赏,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 大枣
    大枣
  • 大枣是灵宝的特产之一,早在唐代已有栽植。1914年曾作为河南省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1998年,全市大枣栽植面积4.5万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灵宝大枣品质极佳,具有色艳果大,肉厚核小,味鲜香甜的优良特性。鲜果最大的个重30克左右,平均个重18-20克,制成干枣后富有弹性,适于长途运输。灵宝大枣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营养价值很高;其味甘性温,益肝补脾,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 卢氏油桐
    卢氏油桐
  • 油桐也叫罂子桐,通称桐油树,落叶乔木,为经济林种之一。叶卵形,花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果实绿色,近似球形,顶端尖。木料轻软,可做床板、箱板等 。种子榨的油叫桐油,为重要的工业材料,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涂料,油漆家具不但美观,而且防腐、耐用
  • 卢氏板栗
    卢氏板栗
  • 卢氏板栗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的特产。卢氏板栗果品干面香甜,具有特殊风味,它不仅可作副食或代主食,与猪蹄、猪肚煮食,还是极好的滋补品,常食可益气健胃,补肾强腰。
  • 石子馍
    石子馍
  •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的制作方法,是灵宝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 脂油烧饼
    脂油烧饼
  • 脂油烧饼又叫脂油饼,是灵宝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圆形,旋纹相套,外观焦黄明亮,咬开后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外酥内软,浓香扑鼻。脂油煤饼工艺精巧,主要原料为面粉、猪板油、棉清油、食盐、碱面等。其吃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厨师挤压抖开,一眨眼一个饼堆满一碟子,蓬蓬松松,成条成片,用筷子夹着吃。另一种是保持饼的原状。食之各具风味
  • 虢州澄泥砚
    虢州澄泥砚
  • 虢州澄泥砚是历史上的四大名砚之一,产于西周虢国属地,即今河南三门峡市。据《陕州志》记载:"虢州澄泥砚,唐宋皆贡,泽若美玉,击若钟磬,坚而不燥,抚之如童肤,贮墨不耗,积墨不腐。特殊的窑变工艺,使澄泥砚五彩缤纷"。清乾隆帝也赞其"抚如石,呵生津",视为国宝。1914年曾参展于国际巴拿马博览会,倍享盛誉。
  • 甑糕
    甑糕
  • 甑糕是灵宝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劲糕。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最好)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 通草堆画
    通草堆画
  • 通草堆画以中草药"通草"为原料,以素堆法为主,经过匠心构思、设计、制图、试制、切
  • 三门峡猴头
    三门峡猴头
  • 猴头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形似猴头,体外绒毛的形状和颜色又极象猴头而得名。猴头常在7、8月份寄生在麻栎、栓皮栎、青刚栎等栎类树木的干枯树桩或活树的干枯部分,卢氏栎类林木资源丰富,适合猴头和生长繁衍。
  •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乐道旅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