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昌都县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自清末改土归流置昌都府以来,昌都县便一直是昌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藏东门户”的盛誉。以昌都镇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 1950年昌都解放后,中共中央在昌都镇建立了我党在西藏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组织-昌都县人民解放委员会,隶属国务院领导;1959年4月20日昌都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辖三个行政区;1959年增至7个行政区;1962年7月,重新划分为10区1镇,共52个乡;1987年实施撤区并乡,划分为1镇1区15乡,辖259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920个自然村。1999年再次行政区划为3镇12乡,9个街道居委会及208个行政村。 昌都县历史悠久,城南12公里处的“卡若原始村落遗址”,使昌都县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汉魏时期,称以昌都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康”,唐朝归依吐蕃。自元朝起,正式划入祖国版图。清朝称昌都为"察木多"(相当于行署)。驻藏大臣设正副二职,其副职长驻昌都镇。1959年4月,昌都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昌都县的旅游资源富含民族气息。主要有五大景区:一是康区最大的黄教寺庙强巴林寺(昌都城关镇境内)和康巴历史最悠久、建寺900余年的白教古刹嘎玛寺(县辖嘎玛乡内,距县城110公里);二是以谷窝普溶洞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洞道长10余公里,洞内曲折万变,钟乳石、彩石千姿百态(该景点仅距昌都30公里);三是距昌都32公里处的朱古寺风景区,该景区有1600多年历史的被称作活化石的唐代古柏;四是若巴乡瓦美卡温泉胜地,慕名前来沐浴的游客络绎不绝。五是位于昌都中心,集藏、汉建筑造型为一体、融古今建筑风格于一身的特色建筑群昌庆街,该建筑汇集了康区建筑之精华,街两端分别建有一个名为"昂布"的雕塑,由当地群众搭晒青稞的架子抽象而成,寓意昌都发展欣欣向荣。 由于本地处在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的交汇处,受特殊的地理、特殊的气候所影响,构成了各种奇妙无比的自然景观。冬天登上达玛拉山顶,放眼四野,白皑皑的山头连理着天空,绵延伸展的巨大冰雪带就如同一条受之于天的洁白的哈达,让人思潮翻滚,而情不自禁的表露出一抹敬慕之情。盛夏,白皑皑的雪峰顶上,古树参天,鸟语花香,山腰则牧草茂盛,牛羊成群,山脚却是麦浪滚滚,欢歌笑语。这正是现代都市人远离喧嚣,"静随芳草去、闲逐野去归"放逐心境的理想之地。 昌都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为了活络康巴血脉,振兴民族经济,昌都县在党对西藏工作的各种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指导下,积极制定了一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引进商品经营机制,将市场经济观念逐步输入到广大农牧区,相继建立起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型骨干企业,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989万元,位居全区全列;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34:30:36调整倒31:26:4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60.08元,其中现金收入1619.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