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全县辖14镇5乡766个村委会,总面积1145万亩,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36.6万人,总户数100863户。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县境内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是国内外备受青睐的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436万吨,铁矿石、石灰石、天然气等储量也很可观。县境内有杨家城(杨继业世代居住地)、红碱淖(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汉墓群和秦长城、明长城遗址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神府煤田开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坚持“以煤富县、以农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开放,加快开发建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工农业总产值31.5亿元,增长46.2%,其中工业总产值29.6亿元,增长64.4%,农业总产值1.95亿元,下降45.8%。财政总收入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8元。全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56∶40。 农业方面正在向以粮食、畜牧、枣杏为主的三元产业结构发展。红枣保存面积16万亩,羊子饲养量55万只,存栏38万只,位居全省第一。全县有耕地面积72.5万亩,其中水田4530亩,旱地72.1万亩。由于遭受严重旱灾,2001年,全县粮食产量为5700万斤,正常年景产量为2亿斤。近年来,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县人工造林累计保存面积320.6万亩,天然林资源保存面积10万亩,2001年造林21.2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8.1%。人工种草累计保存面积150万亩,天然草地面积300万亩,2001年种草16.67万亩,其中退耕还草2万亩。 工业方面基本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煤炭工业,着眼于建设大型环保煤、动力煤、出口煤基地,通过实施“建大矿、促运销、重转化”的发展战略,2001年,全县原煤产量达3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煤化工业,通过大力推广和实施机焦生产,机焦生产能力达180万吨。电力工业,目前,已投产的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立足建设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神木锦界4×60万千瓦电厂的协调立项工作正在进行,有望年内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全长140公里的110千伏输变电线路贯通整个矿区,以神木为北端终点的纵贯陕西南北电力大动脉330千伏输变电线路已建成投运,并与山西、甘肃、宁夏电网相联,为实施“西电东送”打通了输电通道。建材工业,今年3月份,投资1.8亿元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后,神木玻璃年产量可达300万重量箱,将成为西北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此外,高科技玻璃器皿生产线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全县共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7个,省级文明乡镇7个,省级文明示范单位3个。1995年被命名为陕西省文明县,1996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1998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县,2000年授予国家级卫生县城称号,2001年,神木县城又被国家5部委确定为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县共有中小学校659所,在校学生9.28万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所,高中在校学生8851人;初级中学25所,在校学生2.5万人;小学631所,在校学生5.9万人。初小普及率达100%,高中升学率为46%,1998年,“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城区有二级医院3所,设备齐全,全县达到了初级卫生保健标准,人均寿命71岁。广电事业发展迅速,开通了多路微波传输网络,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城区可收看30套电视节目。农村有线电视入网20000多户,县城入网15000户,有20多万人看上了有线电视。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2000年被国家计生委命名为计划生育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