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中国 >河北 >保定 >定窑遗址
定窑遗址

定窑遗址

  • 等级: 暂无评级
  • 地址: 暂无
  • 开放时间: 暂无
  • 景点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定窑遗址,位居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白瓷窑址。因曲阳宋代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中国的制瓷业到了宋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宋代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各以其无比的艺术魅力,为我国瓷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定窑遗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场分布在曲阳县涧磁村北一带,东西长达10公里,总面积约1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堆积,最高的15米,堆积着众多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看,遗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 晚唐和五代时定窑烧制的瓷器,还显粗糙简单,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其他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高温色釉。定窑的白瓷,胎薄质细,釉色洁白,造型优美,以刻花、画花、印花等加以装饰,艺术水平很高,社会影响很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知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瓷的绚丽多彩。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 , 是定瓷的代表作之一。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在遗址北宋地层出土的龙凤盘刻有“尚食局”款额,说明这里不但烧制民间的各种生活用瓷,还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这里烧制的碗、盘、盆、罐、杯、壶、瓶、枕、器座以及玩具等,造型秀美,纹饰精致。有的碗、盘口沿作花瓣式,碗内印一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混为一体,十分精美。 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定窑就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体。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但在金、元时仍继续生产。定窑的制瓷技术,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早年的定瓷以烧制白定为最佳,胎薄细腻、彩色莹润,曾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之说。定窑瓷品种繁多,造型优美,装饰文雅,多采用刻花、画花和印花等技法,其图案布局合理,清新明快,刻花刀法刚劲有力,印花构图饱满,纹饰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萱草、禽鸟为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御用瓷器大部分为龙凤纹饰,龙腾凤舞,生动传神,以显示统治者的尊严。定窑瓷工艺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当时许多瓷窑争相仿制。定窑在唐代受邢窑影响烧制白瓷,到了宋代逐步成了白瓷窑的首领。据“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碑文等资料记载,北镇、涧磁一带,当时有镇名龙泉镇。唐代五代时期朝廷在镇中设有瓷窑税使。定窑的器形、纹饰、特别是定瓷开创的覆烧工艺对各地瓷窑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以定瓷为主的定窑瓷系列。其产品远销海外,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六十年代初,在窑址区的北面挖掘中还发现了王子山院旧址,找到了“修王子山院记”和“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两通重要碑刻。这次发掘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窑炉20座,作坊4处,其中包括碾槽、水井、澄池、料缸、砖墁场地、匣钵、围墙、窑藏、灰坑等等。发掘出土的遗物标本达万余件,瓷片、窑具等残片约30多万处,而且遗物品类繁多,有青瓷、白瓷、黑定、紫定等。其中白瓷有素面、刻花、印花、剔花、绘画等装饰,花纹非常齐全。白瓷中还有许多珍品。如“官”、“彩官”和“尚药局”、“尚食局”器片都有多件出土,还发现有前所未有见的“龙”、“花”等款瓷片和“仕女枕”等精美器物。 建国后,定窑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科技人员用古代的原料,娴熟的工艺技法已经生产出了一些仿定瓷的制品,使定窑瓷获得新生。 交通:坐县城开往灵山镇汽车即到。 门票:暂无 游览时间:1.5小时 服务热线:0312-4389425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乐道旅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