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中国 >湖南 >衡阳

衡阳

当地特产

更多>>
衡南重晶石
衡南重晶石
  • 重晶石是钡的最常见矿物,它的成分为硫酸钡。产于低温热液矿脉中,如石英-重晶石脉,萤石-重晶石脉等,常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辰砂等共生。我国湖南所产的重晶石矿床多是巨大的热液单矿物矿脉。重晶石亦可产于沉积岩中,呈结核状出现,多存在于沉积锰矿床和浅海的泥质、砂质沉积岩中。在风化残余矿床的残积粘土覆盖层内,常成结状、块状。
  • 喜雁西江鱼锦派
    喜雁西江鱼锦派
  • 喜雁西江鱼锦派是一种散装鱼干,是湖南名特产之一,也是衡阳市的著名零食小吃。喜雁西江鱼鱼派是衡阳喜雁四件宝特产食品有限公司的四大系列产品之一,散装的西江鱼派有十种口味,其中四种是麻辣味、香辣味、原味跟辣味的手撕酒糟鱼,其他六种是孜然鱼、泡椒鱼、溪水鱼、酸辣鱼、美味鱼和麻辣鱼。喜雁牌系列鱼派选料十分讲究,生产工艺独特。具有香辣鲜美、回味悠长、可口开胃、鲜辣醇香、咸淡适口的特点。特别适宜现代人追求方便速食的消费时尚,是旅行、家居佐餐必备佳品。
  • 鱼头豆腐
    鱼头豆腐
  • 苏菜中有一道名菜叫做“鱼头豆腐”,它的来历据传也是来自那位乾隆下江南的趣话,“沙锅鱼头豆腐”是杭州著名的菜肴之一,据说其所以著名与清代乾隆皇帝有关。关于“鱼头豆腐”,要从过去王润兴饭店的店堂中挂有一幅对联说起。对联句是这样写的:“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问客何处好,嫩豆腐烧鱼。”“嫩豆腐烧鱼”指的就是鱼头豆腐。那么鱼头豆腐也成为王润兴的看家名菜。
  • 湖之酒
    湖之酒
  • 中华一绝“湖之酒”又称“酒”,是衡阳市传统古酒和贡酒,衡阳因此号称之乡。在辞海中,二字均是中国古代美酒的名称,晋代大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中即有“飞轻轩而酌”的名句,唐太宗以酒赏赐丞相魏征,并赠诗一首:“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晋代诗人张载、三国大将张飞等都留下了与酒的佳话。清朝出版的“一统志”证实该酒产于我市酃湖乡:“酃湖在衡阳县东,水可酿酒,名酒”。因此,酒为衡阳特有的酒,推算起来,已有2000余年悠久的历史。
  • 金六福
    金六福
  • 金六福酒:五粮液酒厂系列品牌, “金”代表权力富贵和地位;“六”为六六大顺;“福”为福气多多。五星级金六福设计新颖,其开盒时“开门见福”,取酒时“揭福”,酒瓶如古钱袋,寓意吉祥,处处让人心情开朗。六福酒融汇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酿造工艺。与五粮液酒同工艺、同原料,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爽静、酒体丰满谐调的独特风格。
  • 塔山山岚荼
    塔山山岚荼
  • 塔山山岚荼,产于常宁塔山,故称塔山山岚茶。它采用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芽头大小。老嫩、色泽基本一致。特点是:条索紧细,翠绿油润,清香持久。1987,塔山山岚茶被评为湖南省优质茶。
  • 旅行攻略

    全部景点 景点TOP5
    衡阳回雁峰 No.1

    1.衡阳回雁峰

    回雁峰名称是如何来的?一说相传北雁南来,从秋到春,不再向南飞过这座山峰,在这暖和适宜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待春汛到衡阳,仍然往北飞回。所以叫回雁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诗云:“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从此,名声远播,愈为人晓。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山峰的形状得名,说它整个地貌,就象一只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将要腾空飞翔的气势。这两种说法相辅相成,遂使它步入天下名山盛景之列。峰之名实质,始自何年?也是众说纷纭,无可考证。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可见回雁峰之名,在唐时以前已为世人所知。明代诗人陈宗契(衡阳人)《咏南岳诗》:“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是回雁峰作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已早为地方史册记载。清人题衡阳八景,首句即为“雁峰烟雨实堪夸”,“雁峰烟雨”被列为衡阳八景之一,也是潇湘八景之一,即“雁落平沙”所在地方。
    在回雁峰北眺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马喧哗,华灯初上,满缀明珠,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东望湘水、船山浮翠,桃浪泛红、白帆点点,碧波粼粼,长桥卧空,彩虹飞跨;西瞰岳屏,楼台亭榭,掩映于绿树丛荫之间,嘉木葱茏。丰草绿荫,别有一番景色。烟雨池,在峰下西北。依山傍水,一泓清泉,池广约十丈,水清可见底,周以石栏,相传春暖花开,池水蒸腾,早晚雾气冉冉上升,弥漫空际,呈现出阳春烟雨,蔚为壮观。游人至此,洗尽闹市嚣尘,雅趣横生,可惜因战乱,昔日的烟雨池被毁。今日的烟雨池,筑于峰之西麓,上有名人题字,下有金鱼戏水,乐处犹胜当年。
    衡山花药春溪 No.2

    2.衡山花药春溪

    “花药春溪龙现爪”,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而凝练的一句诗。所谓花药,就是指花药山,在城南方向。花药山下原有一座明代寺院,叫花药寺。过去这里草深林密,山径曲折,数十道溪流,蜿蜒其间,最后注入一口方井之内,这就是花药寺前的春溪井。明朝陈安作的《衡阳八景赋》中,有这样的描写:“花药名山,古称胜境,溪水涓涓,流云隐隐,匪直清幽,维取渊静,拒径寻泉,既甘且冷”,“杰阁庄严,雄楼秀整,窗内蟾辉,帘收云影,常栖五色之禽,不羡十洲之景。”明末许宗鲁也有一诗赞美:“花药经行处,云霞坐卧深,……何须访庐岳,即此是东林。”
    花药寺,成长形,占地30亩,共有建筑30余座。原名光孝报恩寺。建于宋朝宝佑五年。明洪武十七年,这个寺里的和尚有戒行,皇上诏赐袈裟。有一部分毁于明末火灾,后重建,山巅为玉虚殿,其后为岳亭。“花药寺”三字门额是破门和尚手写体。四大王殿为砖木结构,琉璃瓦当,斗拱用材不一,下檐小于上檐,上檐下施斗拱,朱漆彩绘,四角有海棠曲线,花样变化具明代建筑风格。殿中有木柱,雕龙缠绕。每当风雨晦冥,寺前的春溪井内相传有神龙出入井中吸水,水清如镜,因而映出龙鳞龙爪,故有“花药春溪龙现爪”之说。其真实的景象是,春溪井水流溢,沿山门而过,日光返照,烟雾迷蒙,微波荡漾,粼光闪闪,象金龙翻腾,如龙爪舞动,遂形成一大奇观。但多少年来,因为陵迁谷变,已非旧观。现在方井犹在,水清见底,可见毛发。
    衡山黄庭观 No.3

    3.衡山黄庭观

    集贤峰下有个白龙潭,左边有个黄庭观,它坐落在一个葱茏的山峦上,距离南岳镇二里许,是为祭晋代魏夫人而建的,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相传魏夫人是道家女仙之一,她自幼喜好道学,仰慕仙术,后至南岳白龙潭潜心修道,邂逅神仙,得授《上清黄庭内景经》。她持续诵读十六年之久,脸色变得红润,貌似少女。在八十三岁寿辰这天夜晚,她升仙而去,羽化后同西王母一起治理天台山、缑山、王屋山、大崔山和南岳众仙。魏夫人还擅长书法,“书圣”王羲之便是她的学生。王羲之所书的《上清黄庭内景经》被后人奉为瑰宝。  从南岳镇至黄庭观,一路上林木蓊郁,风景秀丽,白龙潭鸣泉清越。循曲径石磴而上,浏览黄庭观,门首有“高山仰止”四字,入门的左边有石蹬,甚为圆润清洁,右边为“憩足仙关”石,出门便是“斗礼坛”、“飞仙石”所在,石上有足迹,是魏夫人升仙遗迹。返回,走过小段石蹬,即为正殿,门楣镌有“黄庭观”三字,阁殿内有魏夫人、才睢二人塑像。左右各有厢房三、四间,为僧道寝食处所。
    衡山回雁峰 No.4

    4.衡山回雁峰

    回雁峰名称是如何来的?一说相传北雁南来,从秋到春,不再向南飞过这座山峰,在这暖和适宜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待春汛到衡阳,仍然往北飞回。所以叫回雁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诗云:“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从此,名声远播,愈为人晓。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山峰的形状得名,说它整个地貌,就象一只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将要腾空飞翔的气势。这两种说法相辅相成,遂使它步入天下名山盛景之列。峰之名实质,始自何年?也是众说纷纭,无可考证。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可见回雁峰之名,在唐时以前已为世人所知。明代诗人陈宗契(衡阳人)《咏南岳诗》:“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是回雁峰作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已早为地方史册记载。清人题衡阳八景,首句即为“雁峰烟雨实堪夸”,“雁峰烟雨”被列为衡阳八景之一,也是潇湘八景之一,即“雁落平沙”所在地方。
    在回雁峰北眺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马喧哗,华灯初上,满缀明珠,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东望湘水、船山浮翠,桃浪泛红、白帆点点,碧波粼粼,长桥卧空,彩虹飞跨;西瞰岳屏,楼台亭榭,掩映于绿树丛荫之间,嘉木葱茏。丰草绿荫,别有一番景色。烟雨池,在峰下西北。依山傍水,一泓清泉,池广约十丈,水清可见底,周以石栏,相传春暖花开,池水蒸腾,早晚雾气冉冉上升,弥漫空际,呈现出阳春烟雨,蔚为壮观。游人至此,洗尽闹市嚣尘,雅趣横生,可惜因战乱,昔日的烟雨池被毁。今日的烟雨池,筑于峰之西麓,上有名人题字,下有金鱼戏水,乐处犹胜当年。
    石鼓书院 No.5

    5.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石鼓书院立有高约两米石鼓。晋时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乐道旅途网